欢迎访问吉林瑞果科技有限公司!

原代培养及其操作步骤

医学实验主要包括分子生物学、细胞生物学、病理学、免疫学的实验;SCI论文主要包括论文翻译、母语润色改写;专利主要包括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、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;专著主要包括单篇学术论文、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的出版。

原代培养及其操作步骤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
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,经各种酶(常用胰蛋白酶)、螯合剂(常用EDTA)或机械方法处理,分散成单细胞,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,使细胞得以生存、生长和繁殖,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。细胞培养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最常用的手段之一,可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两种。

来源百度
 
1、原代培养的操作步骤为:取材→分离→培养。
(1)取材:对于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取材方法,但均应保持材料的新鲜及严格无菌。
  1. 皮肤和粘膜:主要取自于手术过程中的皮片,方法似外科取断层皮片手术操作,但面积一般2~4平方厘米。
  2. 内脏和实体瘤:内脏除消化道外基本是无菌的,但取材时要明确和熟悉所需组织的类型和部位,实体瘤取材时要取肿瘤细胞丰富的区域,要避开破溃、坏死液化部分,以防污染,尽量去除混杂的结缔组织。
  3. 血液细胞:血细胞、淋巴细胞的取材,一般多抽取静脉外周血,或从淋巴组织中(如脾、扁桃体、胸腺、淋巴结等)分离细胞,取材时应注意抗凝。
  4. 骨髓、羊水、胸/腹水细胞取材:严格无菌,注意抗凝,还要尽快分离培养,离心后,用无钙、镁PBS洗两次,再用培养液洗一次后即可培养,不宜低温存放。
  5. 鼠胚组织取材:首先用引颈或气管窒息致死法处死孕期合适的动物,然后将其整个浸泡在含有75%酒精的烧杯中,5分钟后(注意时间不能太长,以避免酒精从口或其他通道进入体内,影响组织活力),取出动物,在消毒过的木板上可用无菌的图钉或大头针固定四肢,切开皮肤,用无菌操作法解剖取胚或用无菌止血钳挟起皮肤、用无菌眼科剪沿躯干中部环形剪开皮肤,用止血钳分别挟住两侧皮肤拉向头尾,把动物反包,暴露躯干,然后再固定,更换无菌解剖器材,采用无菌操作法解剖取出胚胎。
  6. 幼鼠胚肾(或肺)取材:幼鼠采用上述方法处死消毒后,腹部朝上固定在木板上,先切开游离毛皮并拉开至两侧:然后采用无菌法打开胸腔取肺,或背部朝上固定在木板上,先将背部毛皮切开游离并拉向两侧,然后采用无菌法从背部打开腹腔取肾。
  7. 鸡(鸭)鸟类胚胎组织取材步骤:
将胚蛋置于蛋架上,先用温水清洗蛋壳,再用75%酒精棉球擦干;
经碘酒、75%酒精消毒后,在无菌条件下采用无菌法用剪刀或镊子打开气室,沿气室边缘去除蛋壳;
用眼科镊撕去壳膜,暴露出鸡胚;
用弯头镊轻挑起胚头,取出胚胎,放入无菌平皿中,解剖取材。
 
(2)分离:不同的组织类型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。
 
  1. 软组织:软组织分离法包括锐性分离法和钝性分离法。锐性分离法使用锐利的手术器械如刀、剪等切开组织,适用于皮肤、黏膜、浆膜、结缔组织、筋膜、肌肉、腱、血管、神经以及内脏器官的分离。
  2. 硬组织:对骨质、软骨角质和蹄壁的分离,则属于硬组织分离法。
  3. 食用菌菌种:食用菌菌种的分离方法包括组织分离法、孢子分离法和基内菌丝分离法。组织分离法是在无菌操作条件下,利用子实体内部组织(菌肉、菌柄)、菌核或菌索来分离获得纯菌种的方法。
  4. NK细胞:NK细胞可以从外周血、脐带血、组织(如淋巴组织、脾脏、骨髓等)和诱导多能干细胞(iPSC)中分离。不同的来源有不同的分离方法,例如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可以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或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。
 
(3)培养:原代细胞的培养方法分为组织块培养法、消化培养法、悬浮细胞培养法和器官培养。前两种是最简单、常用、成功率高的方法。根据不同分离方法取得的细胞接种到培养瓶后,放置于37℃ CO2培养箱中培养。
 
2、原代细胞培养应用及优缺点
 
(1)应用领域:
  1. 药理学和药效学研究:原代细胞培养可用于评估药物对特定细胞类型的作用和效果,更接近体内情况,有助于筛选和优化药物。
  2. 癌症研究:原代肿瘤细胞培养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癌症模型,用于研究肿瘤的生长、转移和治疗反应。
  3. 组织工程研究:原代细胞可用于构建组织工程支架或模拟器官的种子细胞,用于再生医学和器官修复研究。
 
(2)优点:
 
  1. 保留了原代细胞的体内特性和功能,更能反映生物体内的生理状态。
  2. 提供更接近生理环境的模型,用于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、毒性和副作用等。
  3. 可以从个体中获取,并为个体化医疗和定制治疗提供支持。
 
(3)缺点:
 
  1. 原代细胞生长有限,容易失去其特性和功能。
  2. 培养过程较为复杂,需要特定的培养条件和技术知识。
  3. 样本获取受限,且存在批次差异,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。
上一篇: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正式发布:覆盖21大类学科,新增预警名单与查询方式 2025年3月20日,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正式发布了《2025年期刊分区表》,这是全球科研界关注的重要学术评价指标之一。
下一篇:创伤性脑损伤后去甲肾上腺素的管理
热门推荐
>
<